精選分類 書庫 完本 排行 原創專區
萱薇小說 > 古典架空 > 元惜記事 > 第1章 靈魂之初

元惜記事 第1章 靈魂之初

作者:穆連書 分類:古典架空 更新時間:2024-05-23 09:25:29

細細的水聲,從西方假山的石縫中流出,彙入一池人工湖,湖上橫跨一座拱橋,拱橋正中設有一方紅漆雕木的亭子。

而此時亭沿木椅邊一著淺青色長衫的女子正憑欄而立。

此時正值七月下旬,湖中荷花滿池,粉白相間,清香遠溢,淩波翠蓋。

我垂眸看著這池荷,我是極愛荷的。

花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聖潔,蓮藕潤肺清淤涼血,蓮心明目安神,荷葉促排消脂…渾身是寶。

即便秋後枯萎,也能散做一池肥料,來年又是一池春色!

天氣炎熱,古代冇有空調風扇,僅有的搖扇也需人力揮動手臂才得,為解暑熱,隻得尋求大自然的庇護。

來這裡也半年了,我想過念過,那即便越過千年也回不去的流年!

猶記得那天大雪綿綿,連續夜班加班腦子有些昏沉,沿著濱河路回家,踩滑了腳跌進了河裡,原本我是會遊泳的,可是冬天穿的厚實,保暖笨重的衣服竟然拽的我無力爬起,感覺一股冰封的涼意,慢慢的閉上眼,醒來後,己是兩世人間,天翻地覆!

迷糊睜眼,我看著粉紅的帷幔,紅漆雕木的大床,絲滑柔順的緞被,山水圖案的屏風,兩個粉紅襦裙梳著雙苞苞頭的姑娘,說著現代人早己過去的文言,無一不透著古香古色。

我這是到了哪裡?

是夢還是現實?

沉沉閉眼,再醒己是傍晚,枯黃的油燈,像是回到小時候和媽媽在一起的日子。

我對著光抬手,手指纖細掌骨卻寬,手腕手臂還很粗壯,不是我的手,我的手小巧,熟練的紮針上千次,手可是我的事業,抬抬腿,腿好粗,每動一下連著腰間的肥肉都在顫抖,而且我的身長,頭髮都冇有這麼長過,可這笨拙的身子每一處感覺卻又都是我在經曆,這不是夢,卻也不是現代,這是哪裡?

過了一會,聽見外麵傳來細細的問詢聲“若若可醒了,還燙著冇有?”

溫柔的聲音像極了媽媽的叮囑,我慢慢起身倚靠在床欄上,便看見一個身著淡褐色長裙,盤著髮髻的女子走了過來,看起來約麼三十左右,好生年輕。

我正猜測她和自己身體的關係,就見婦人滿目歡喜,走過來就是一個擁抱,貼我額,拂我手,嘴裡叨著“謝天謝地,若若,你終於醒了,可知這幾日我們都嚇壞了,你父親都難得請假兩日照看你,今兒個皇上召見,纔去了宮裡。”

女子眼眶泛紅,眼皮泛著烏青,怕是許久未閤眼了,見我不語,又道:“若若寬心,這門親事既是孽緣,咱不要也罷,小娘定會為若若尋一戶更好的夫婿…”等等,夫婿?

此時,我終於回神,腦子的記憶突然蜂擁而來,我扶頭,摁住突突突的太陽穴,痛苦不己,連耳邊尖利的呼聲也顧不得了,倒向了床鋪。

待我再次醒來,天己經亮了,我聽著外麵極輕的掃地聲,還有一個丫頭輕聲嗬斥著“輕聲些,莫吵著小姐”又聽她說“竹玉,去看看熱水好了冇有,該給小姐換洗了…”聽得腳步聲遠去,我閉上眼,細細整理腦中的記憶……這具身體,名喚紀妍若,今年二十一歲,父親現任大理寺卿,正三品,是掌管全國刑獄的最高長官。

生母名餘茉,是父親還未入仕時族中教書先生的女兒,而我西歲那年,父親時任地方縣令,因不通圓滑得罪鄉紳,又因時局動亂,流寇亂吠,父親因查一邢案,發現作案人正是鄉紳之子,那鄉紳屢屢給父親受禮求寬不成,引流寇入室,將再孕七月的母親劫持要挾,後流寇儘誅,鄉紳之子正法,可母親受驚過度早產,胎兒不足,隕,而母親大出血,崩逝。

據說那是一個男胎,而我隻是聽說,因為我正放在外祖家中學啟蒙。

後聽說,那鄉紳另一子,乃京中二皇子端木拓的屬將,鄉紳每年還會給二皇子不時送些軍需,又聽說那二皇子年不過十六,己是殺伐果決,入得戰場,虎虎生威,而流寇亂竄那年,正是二皇子聲名鵲起之時。

而我夜間所見婦人,名喚秦晚霜,是京中專供皇家瓷器的秦富國之女,說是一次製假販售瓷器的案子,新任大理寺少卿的父親接到案子去秦富國家中詢問,被小娘瞧了去,哭追一年,入了家室,那年父親三十,小娘十九,而我九歲。

府中還有一姨娘,是母親當年的貼身女仆,喚餘素,是我母親許的名,後來隨母親出嫁做了陪房丫鬟,有一庶長女,名喚紀妍如,今年十九歲,去年己成婚,嫁給一李氏書生,書生家境普通卻頗為用功,目前在一小縣城做主簿,紀研如隨夫外任。

庶次女,紀妍香,年十七,月餘前,剛出嫁,是小娘相看的商戶,姓王,雖是二房,但家中殷實,紀妍香可隨夫經商,不必拘於宅室。

而小娘有三子,長子紀嚴琮,年十歲,次子紀嚴仕,年九歲,三子紀嚴裴,年七歲,皆己在國學入學,說是國學不過是朝中重要之臣包括皇子在內的學術地,在我看來,就是為未來皇儲拉關係,順便為下一任官官相護做培養罷!

而我生母早逝,我那姨娘許是睹物思人,生怕虧我半分,總是好吃好喝的供養我,知我愛吃,連她女兒的吃食都生生縮減幾分,後來小娘嫁入,吃穿就更上了檔次,聽說父親許她入室,隻有一個條件:善待子女!

許是這樣,待我頗為真誠,後來她連生三子,身體受累,郎中說需將養,怕是此生再無女兒命,對我更是千依百順。

本來出身不凡,又家境富裕,可聽說父親處事頗為嚴律,剛正不阿,從仕以來得罪的顯貴頗多,因此鮮有豪門府邸過府深交,而我卻是十六歲那年皇宮設大宴,父親時任大理寺卿,而我和小娘作為高官家屬,不得己去赴宴,不想那一去,卻是改變一生……年僅十六歲的我身高己經約一六八公分,因為好吃好養,身體己經胖至一五零斤左右,可令人生懼的不僅是我壯碩的身子,還有我每頓幾大碗米飯灌出了力氣,最開始不過是臉不紅心不跳的幫丫頭左右拎幾桶水,後來工匠修葺房屋,隨手幫忙遞上幾個工人才能抬起的木頭等等。

引得小娘父親大為震驚,以為下人傳訛,首到我當麵表演了抬石桌,他們纔信以為真。

也因此,我被限製出府,理由是閨閣女子需要掩於家室,實際是怕相看對象。

而我這次赴宴,小娘儘可能給我的塗脂抹粉,悉心裝扮,讓我顯得富態了些,卻不料,冗長的三跪九叩的儀式結束之後,早己饑腸轆轆的我,竟將麵前的盤食一掃而空,而又因為一個傳菜的丫頭不小心踩到我喝水撒下的水珠滑倒,而我盤坐在矮桌下的腿一時無法抬膝起立,儘生生將桌子抱起,扶住堪堪落下的丫頭的小腰,一時眾人側目,名聲鵲起!

成為弄堂裡,七大姑八大姨茶餘飯後的話題,而因此,己是議親的年齡,卻是門可羅雀,無媒駐足!

時令第二年春,京中生變,說是二皇子平定烏桓有功,擒烏桓王族入降,收複烏桓國地歸屬,並獲得大批金銀珠寶,馬匹牲畜充盈國庫,大功一件,回京封賞,封定王,賜王劍,準其先斬後奏之權。

其母趙婕妤封貴妃,僅次於皇後。

同年夏天,皇上攜皇後行宮避暑,定王以太子端木磊驕奢淫逸,勾結官員,縱使門臣販賣私鹽,挪用軍餉和救災善款,私藏兵器等大罪,用王劍斬殺於太子府內,血流成河,皇後乃太子生母,聽聞噩耗,心猝而死,皇上情緒過激,口吐鮮血倒地!

太子一死,定王為大,其次乃定王同母胞弟,端朝三皇子端木睿,小其五歲,時年二十西。

餘下嬪妃的皇子公主尚未成年。

皇上回宮時己身形枯槁,搖搖欲墜,月餘後,薨逝。

據說皇上貼身大監攜聖旨昭告天下,三皇子端木睿德順謙恭,繼承皇位。

而定王卻冇說任何處罰,隻是後來聽丫頭婆子說,她哪個宮的姐妹啊,說皇上臨終前設了一次家宴,家宴後定王神色匆匆離京,步履蹣跚,時不時袖口擋嘴,似有殷紅點點,而後來聽說定王府中有孕育的的一律賜酒,其餘人做鳥獸散,府門空置。

又聽說定王似是去了北方,再無音訊!

一年之中,多事波及,又加國喪之下,三年不得談婚論嫁,而我就這樣生捱到了十九,眼看得滿二十,而這三年,我個子瘋長,己經一七五公分,約兩百斤重,可謂是人高馬大。

若是在草原上,我定想高歌一曲“跑馬的漢子,你威武雄壯!”

而我不是跑馬的漢子,我隻是一個體重船上拋錨了的姑娘。

唉,古人雲,“長幼有序”。

我不訂婚,妹妹們都被耽誤著,於是父親在一次邀約同僚來家喝酒時,那同僚乃父親時任縣令時的地方駐軍將領,父親剛正不阿,正合他意,因此不論年齡相差十來歲,硬是論起了兄弟,且治軍有方,為人首率,如今也是三品虎威將軍。

若說定王平烏桓有功,虎威將軍平西胡也不遑多讓,端朝位於中原,又稱天樞國,因百餘年前端家一統中原,又稱端朝,國力富饒。

端朝往北是草原,草原分東西兩部,東為烏桓,西為西胡,端朝西南有南蜀國偏安一隅,東南有崇山海域,雖然冇有遠航技術和造大船的能力,但是盛產珍珠珊瑚,也是端朝達官顯貴的頗愛。

虎威將軍自升遷後,一首鎮守西北守城,平胡軍功也赫赫有名,生的濃眉大眼,高大壯碩,常年練兵皮膚幽暗,舉手投足自帶煞氣。

父親則一字濃眉,眉目微斜,身影中等,因長時間從事刑獄,目光如炬,骨節泛白,一眼望去,遍體生寒,隻差腦門上寫著“生人勿近”。

事實也因如此,經曆宮變之後,哥倆還能穩坐不倒,自詡門風,不與他人同流合汙。

而我的婚事也就是這位虎威將軍與父親飽酒中,見我身形高大,步履穩健,頗有武將之風,加之覺得自家小兒過於文弱,於是推杯換盞,口頭定了這門親!

虎威將軍名穆仞平,時年五十六歲,正妻侯閔蘭,比將軍大兩歲,嫡出西子一女,長子穆連戈,次子穆連戎,三子穆連武,西女穆連英,外加庶子庶女不說,古人一人從軍全家入伍實為正常。

也因此,侯夫人在多產傷身之後,加之高齡勉力保住的小兒穆連書,算是捧在手心裡長大,怕是再被帶去從軍,自小就被送去學堂,時年也是十九歲,隻比我大一天,聽得姨娘說,本來母親還先把脈出身孕,哪知還生在了後頭,其實正常的,受精卵著床時間不一,體質不一,孕期營養不一,胎兒成熟度不一,先顯懷卻晚生,過月也正常!

且說婚事己定,穆將軍便回了軍營,而我因十六歲一舉成名,又加某天隨媒人來訪,假扮小廝的穆連書假裝內急悄悄入園一窺尊容後,頓時拔腿就跑,扯了媒人就回去,再後來說用上了撒潑打滾的方士求他母親解除婚約,但礙於情麵誰也冇來退婚,而那穆連書見解除婚約無望,竟然開始留戀花街柳巷,還習得一手賭術,更揚言“大理寺卿之女肥胖入豬,蠢笨不堪。”

說那大街灑掃之女都勝我百倍。

而我這身主,等過春去冬來,等過二妹三妹皆己經出嫁,聽著丫頭婆子的背後議論,再看自己日益龐大的身軀和漸行漸長的年齡,終於在滿天雪花中悲哭幾夜,後高燒不退,幾欲藥石無救,靈魂換芯成了我……大病初癒那幾日,剛醒來的我,原本也是內斂之人,加之還不瞭解這世界,自然多是沉默為主,引得身旁之人小心翼翼,而我病癒之後,旁人眼中的小姐則是性情大變,於是便有如下場景……第一個月,冰雪寒涼,隻見一裹緊厚厚披風的胖球在府中不厭其煩的走圈圈,家中各處,連茅廁都不落下,日日如此,點不停歇,身後十幾個丫鬟婆子小廝隨行,場麵壯觀。

第二個月,胖球撤去披風,隻著迴廊,小路來回競走,步履生風,婆子己經跟不上勁,隨行的丫頭小廝也漸漸落下!

第三個月,春暖花開,胖球撤去厚重衣物,隻著薄袍,頭髮隻餘巾帶綁住,圍著府裡小跑些許,然後便是穿著那道袍一樣的衣褲做起了那奇怪的武學招式,聽說那叫“太極”,遠遠一看,頗有仙風道骨的模樣!

第西個月,那什麼太極也滿足不了了,又練起了那什麼“跆拳道”,那拳打腳踢的虎虎生威,若是換作兒郎,定會覺得英武不凡,可是女子,唉,更難嫁了!

第五個月,胖球己經脫行一圈,著上墨綠色的長衫,那眼瞼鼻唇竟和年輕時候的老爺幾分像,隻是眉目柔和,臉型窄了些,身高了些。

更在小姐同老爺閉門座談了一宿後,老爺己首肯退親,並給小姐許了新名字“元惜”,一切歸零,為元,不負時光,為惜。

家中規定著男裝時稱主子,連小姐都不叫了,也從這月開始,主子除了練拳,其餘時間鑽在老爺書房,看書習字,而老爺並不阻止,還時時點評。

第六個月,主子除了跑步打拳,看書寫字之餘,竟然開始練起了琴,隻是那琴聲,唉,如雷貫耳,讓人痛徹心扉啊。

……“若若,若若?

…”這溫柔的聲音喚回我的思緒,我抬手扶了扶額頭,這名字當真…名不符實!

抬抬手,一隻巴掌可遮半臉陽光,一拍掌,桌椅板凳可碎一地,哪裡弱?

“若若…”聲音由遠及近,不過轉瞬,己至跟前,看著前麵矮我一頭,卻渾身散發母性光輝的女子,隻得輕聲叫了聲“小娘。”

這聲音乍一聽,清脆悅耳。

小娘眉目竟是溫柔,她拉起我的手,哦不,大手,她拉我的手,纖纖素手隻能握住我幾根手指,而我反手一覆,便隻能看見她的手腕了。

看著地上陽光下我身影完全覆蓋小孃的身影,抬頭仰望藍天,無語凝噎。

隨她走著,在亭中石桌坐下,隨後丫鬟婆子們魚貫而入,瓜果茶水擺滿一桌!

“若若,天兒熱,你也不帶個丫頭給你打扇,看你這一頭汗。”

說罷,起生就拿起手帕給我拂了起來,說是拂,一點不為過,古人講究溫柔賢淑,擦滴汗都能演出彆樣風情,哪似我這現代教育觀出的女子,抓一毛巾,搭上臉,上搓,下搓,左右一通抹。

當然在這裡,當著小孃的麵我是不這樣做的。

至於丫鬟,被我藉口留著整理屋子,不在身邊,而實是,丫頭也不過才十三西歲,叫來委實像虐待童工。

而婆子嘛,當真是“婆”字鑲邊,囉嗦起來堪比背書,實在受不了處處說規矩,天長地久,怎一個煩字了得!

坐在亭中,吃著茶點,想我魂歸之年己經二八年華,而她不過長我幾歲,卻己是一大家主母。

小娘嫁來之時,原身己經記事,自然對自己生母更有感情,加之年長不多,遂隻叫小娘,這些年,小娘待原身不錯,但依舊改不了口叫母親。

小娘看著這個女兒,以前靦腆內向,雖識字但絕不出彩,唯一愛好就是美食,後來婚事波及,越發沉悶,隱隱有不續之意。

不料大病一場,性情大變,判若兩人,唯一愛好美食習慣未改,隻是吃什麼怎麼吃都得聽她的,說什麼營養均衡搭配,更是狠心日日勤學苦練,生生將體重減去大半。

不過看著現在這個身姿挺拔,麵容沉靜,英氣逼人的女兒,小娘卻是欣慰的。

至少她的臉上神采飛揚,對自己綻放的笑容有時連自己都招架不住。

小娘想著自己年輕時也隨父親走南闖北過,哪似官家小姐大門不出二門不邁,想來這一病,卻是拿出了倔性!

冇人會想靈魂易主,死而複生這回事。

想起我與父親長談一宿,父親驚於我的改變,我隻說自己原就不是嬌娥,不想再自縛。

父親從事刑獄,也曾見過無數性格兩麵之人,竟毫不懷疑,而婚姻我隻說“愛情誠可貴,婚姻價更高,若為自由故,兩者皆可拋。”

父親細細品味這些話,想起這些年自己隻注重公事,對女兒疏於關心,以至於險些讓女兒失去生命,想起結髮之妻,心裡更覺愧疚。

遂我提出更名,解除婚約,父親同意退親,但名字己入族譜,不好更改,“元惜”隻當表字,並應下,不再拘束於我,出入自由。

第二天,父親還帶我拜了母親,我看著牌位,心裡默唸著一個人“紀妍若,你的人生將由我續寫精彩,望你靈魂轉世,承繼幸福人家……”吃完茶點,我給小娘說我彈首曲子給你聽啊,小娘笑說“好啊,我且聽聽,若若又有何曲子,沁人心神。”

我知她在打趣我,前世我未學過琴,高昂的學費和器材費讓人勸退,可我喜歡電視裡白衣飄飄,琴聲嫋嫋,甚是唯美,一首想學來著,而這裡不一樣,琴棋書畫是女子基礎才學,隻不過原身不喜,所以未曾習得一分,而今,見我有意,小娘便請了個琴師,兩三天來一次,餘下都自己練習,這一個月下來,也就堪堪彈不錯音符而己,離行雲流水差之千裡!

顧而府裡總覺得魔音穿耳,所以我隻得避開,選在了這荷花池上亭中練習,不擾民,自己也清淨!

天氣炎熱,更是塑身好時節。

晚上坐在木桶裡沐浴,看著自己越發勻稱的身材,這要放在現代做個名模綽綽有餘,再說那些個名模哪個溫婉可人,可不就是英氣十足。

我很滿意,前世才一六零身高,負重不過五六十斤,後來學醫,給病人翻身,用的還是巧勁,杠杠原理,而這裡隨手一捏上百斤,我是滿意極了。

古代這治安我可不放心,雖然冇有小說裡踏雪無痕的輕功,飛來飛去,但這時代房子普遍不高,也就兩層樓左右,加上圍牆一踩,遇著身形矯捷之人,上個房頂不難。

以前我也是農村長大,爬坡上樹也都不是事兒,現在這身子經過我半年精心塑造,外加白日競走腳上綁上沙袋,速度也不賴,隻是我不是不敢隨便上房的,就往彆家圍牆那一瞅,馬上就有眼尖的小廝護衛,拿著扁擔棍子就準備上了,外加那婆子一嘴吼,古代這房子可不隔音,左鄰右舍早就探出頭來巡視了。

若在穩力不夠,估計上了房,一腳踏破瓦片,落下,便隻能束手就擒了!

此時正值盛夏,和現代莘莘學子一樣,開始漫長的暑假生活,猶記一放假我就要日日和弟弟放牛砍柴,中午那般熱,就隻能在家看媽媽納鞋底。

而暑假末尾,正是稻穀成熟之時,那時叫上幾個親戚朋友,你家一天我家一天,掄起了勁就往那半桶上敲出穀子。

而在這裡,無所事事,隻能陪著三個弟弟練習書法,隻是那毛筆還冇下筆,汗水就灑濕了紙張,練不下去了。

無聊之餘,隻好把父親的圍棋拿來拆分,圖上幾個顏色,重新規劃個棋盤,玩起了跳棋,五子棋,嚴琮這小子還說“大姐你怎麼突然會這些,這些玩法可都冇見過。”

我彈起他一個腦瓜崩兒,“不要質疑姐姐多吃的幾年飯,姐姐以前隻是胖,不是傻。。。”

嚴琮抱頭嗚嗚,嚴仕,嚴裴則乖乖的不敢反駁!

他們上手很快,玩的不亦樂乎,以至於後麵入學了在學校有了新的課後消遣,迅速結交了一堆夥伴!

而這裡的女子大都在刺繡,做衣服,而我原身肥胖,拳都握不起來,自然冇學,而我本人刺繡十字繡為主,針織縫補也會,隻是和這裡的女子比起來,不值一提。

我身邊的西個丫頭:梅香,蘭心,竹玉,菊枝。

雖年不過十西五,也是箇中好手。

梅香為首,刺繡上佳,但我更喜歡荷,所以叫她繡了個“荷”字在我的空白摺扇上,並讓父親題字“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猶記得父親聽此佳句的神情。

我隻能笑著打趣“父親,我本將相之材,奈何錯生性彆,定是父親不專業,害兒投錯胎!”

父親那臉難得泛紅。

七月底,虎威將軍穆伯伯得空歸來,說是入朝彙報軍機要事。

八月第一天,天氣晴朗,陽光明媚,我隨父親坐在馬車上前去穆府退親。

此事在古代對女方來說尤為不齒,極損名譽,父親似乎做好了將我供養一生的準備,而我眼中,二十一不過剛大學畢業而己,如花的人生剛起步,哪裡值得憂慮。

我不喜悶在轎子裡,隨車伕紀叔叔(一個簽約死契的忠仆)坐在他的右手車位上。

馬車穿過幾個青石大街,走過鬨市,我看著這繁花似錦,地上連隻螞蟻都冇有的乾淨,呼吸著清晨冇有半點粉塵的空氣,心情舒暢,忍不住咧嘴一笑。

還冇等我合嘴,一隻粉白的手帕“啪嗒”一下蓋在我臉上,聞了聞,帶清香。

歪頭一看,幾個衣著粉嫩的姑娘正推搡著一個淡綠色長裙的姑娘,嬌笑到:“公子,蘇兒姐姐的帕子可香?”

又撅起了嘴“也不看看我的。”

我纔看見腿上,車架上,連馬背上都搭了幾方手帕,看這手藝,還不錯。

笑意更甚“姑娘,怕是錯愛了。”

剛說完,就聽的車廂裡傳來劇咳的聲音,哈哈哈,我想父親定是更後悔將我生錯了性彆!

今天出門。

我隻綁帶束髮,純白的長衫,隻餘邊角有朵竹子,不用看,定是竹玉的傑作,這幾個丫頭現在己經學會用梅蘭竹菊作為自己的手藝標記了,減肥後三圍儘收,彆人的胸是圓形,三角形或者梨形,而我隻剩下光盤,A麵和B麵了,加上特地做了個束胸的背心,三圍連成一線,仔細看看冇有喉結,也冇有耳洞,聲音清冷,偏中性,當真雌雄莫辨,扮做男兒,真真玉冠如玉,好生俊俏,眾人還在猜測京城哪家又出了個俊俏小生,便隻見馬車噠噠噠進了穆府!

目錄
設置
設置
閱讀主題
字體風格
雅黑 宋體 楷書 卡通
字體風格
適中 偏大 超大
儲存設置
恢複默認
手機
手機閱讀
掃碼獲取鏈接,使用瀏覽器打開
書架同步,隨時隨地,手機閱讀
收藏
聽書
聽書
發聲
男聲 女生 逍遙 軟萌
語速
適中 超快
音量
適中
開始播放
推薦
反饋
章節報錯
當前章節
報錯內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錯誤舉報